此書是英國某節目醫療記者和一些專家實驗了各樣運動方法,由懷疑到最終提倡及實行了近年興起的速效運動,很適合現今忙碌的大家,不計熱身和Cool down,約花6分鐘,總強度比慢跑45分鐘或低阻力踏單車機有效得多,若計算熱身和Cool down在內都只是10分鐘內完成。(太飽太餓,患病,貧血,懷孕女士不適宜)
理想速效運動時間:
1)飯後最少隔一小時
2)早餐與午飯之間
3)午飯與晚飯之間,如下午3:30
4)睡前一至兩小時前
速效運動其中一個方法如下:
(1)先作幾分鐘簡單的動態熱身(如雙手打圈,原地跑+簡單拉根等)
(2)選其中四個動作: 20秒內做動作1(盡量做多下數),休息10秒(不是完全停下來,可左右搖動手腳或原地踏步)
(3)做個動作2(盡量多下數),休息10秒
(4)做個動作3(盡量多下數),休息10秒
(5)做個動作4(盡量多下數),完成第一循環,個休息30秒
開始第二循環
(6)重覆(2)至(5)
…共做3個循環(Round)
(7)最後手腳拉根Cool down結束
提議動作如下(部分動作是從其他健身書學的):
A)Push up 掌上壓
B)Mountain Climber 登山者
C)Four steps 四步立撐/蹲立伸腿
D)Body-weight Squat 自重深蹲
E)Lunge 弓步
F)過頭三頭肌伸展
G)椅上三頭肌撐體
男士:A > B > C > D 或 G
女士:F > B > C > D 或 E
體能較佳者(或熟習動作到3個月以上):A(墊高雙腳) > B > C(最後一步跳起) > D 或 G(墊高雙腳)或 E(跳起時跳起換腳)
略為過重或體能欠佳者:B (椅上登山者) > C (伸腿到一半的距離)> F > D (靠牆,只微微下降至120度)
A)Push up 掌上壓
雙手與肩同寬,核心區(腹部)收緊,手掌和腳尖分別作支撐
整個人接近成一直線
吸氣向下降
呼氣用力向上推回去(若手不夠力,可選中間的上斜版或右邊的簡易版)
B)Mountain Climber 登山者
提起其中一隻腳,大腿約90度或至胸口
再換腳,像原地起步
不斷循環至時間夠或做20下(一下=左右腳各一下)
*若不方便在地板做,可改為如右圖-雙手放椅子上
C)Four steps 四步立撐/蹲立伸腿
先站立
第一步:如圖蹲下,雙手與肩同寬,
第二步:雙腳向後伸直(如掌上壓起始姿態,初學者或體能一般者可伸到一半至七成距離,即曲腳也可)
第三步:雙腳回來
第四步:雙腳用力整個人站起來(體能較佳者可改為直接跳起來)
D)Body-weight Squat 自重深蹲
雙腳與肩同寬,腳尖向前,雙手向前
(吸氣)蹲下來(大腿至約90度,初學者可蹲至120度,即不用蹲這麼低,臀部同時向後凸,背跟腰部打斜如直線(初時可靠近牆邊或後面放一張椅,臀部接觸到椅,膝蓋盡量不要超過腳尖,以便膝蓋受力太多)
(呼氣)大腿用力站起來
*最好對著鏡子練習正確的姿勢
如覺難,可改為貼牆做
E)Lunge 弓步
雙手向如圖放後腦,也可叉腰
雙腳與肩同寬,腳尖向前,
(吸氣)左腳向前踏,曲至約90度
右腳同時向下,曲至約90度(但不要接觸到地板)
膝蓋盡量不要超過腳尖,以便膝蓋受力太多
(呼氣)主要靠左腳用力起來
換右腳重覆
(如計時做,最好左右腳的次數一樣,即如夠鐘時最後一下是左腳,做埋右腳一下)
若沒有啞鈴,可改用入滿水的水樽
此動作改為單啞鈴/水樽會較易做
站立收腹,雙手向上伸直及握住啞鈴/水樽,
(吸氣)盡量保持身體不動,慢慢只把雙手向後至約90度(感受是三頭肌用力,頭可微向下,避免啞鈴/水樽打到自己)
(呼氣)三頭肌用力向上伸直
*初學者建議對鏡子練習正確的姿勢,及先用較輕的重量
G)椅上三頭肌撐體
找椅子或平台
雙手與肩同寬,雙手找緊椅子或平台,收腹,腳伸直(若腳踝不舒服,可改為整個腳板觸地,膝蓋曲至約120度)
(吸氣)慢慢向下沉,手曲至約90度(不夠力,可改為曲至120度,即不用降低太多)
(呼氣)感受是三頭肌用力把身體撐起來
*初期先做8至10下,此動作不能做太快(慢落(1秒)快上(0.5秒))
若覺太易,可在腳板放小椅子,把重心改變以增加難度
- 拉根 Cool down-
免費APPS推介 (Android機用)-Tabata Timer
用法如下圖,這樣中途就不需自己計休息時間了,若做了一個循環後不夠時間休息,可按最下後暫停,或自行增加幾秒休息時間(如15秒休息)和減少運動時間(如15秒休息)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